发布:2019-12-19 23:03:43 关注:29871次
一、学校简介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是新中国成立后我党为研制"两弹一星"培养尖端科技人才而创办的一所新型的、以理工科为主的综合性大学,她的创办被称为"我国教育史和科学史上的一项重大事件"。自1958年建校以来,中国科大一直将瞄准国家战略,服务重大需求,汇聚一流人才作为推进学校发展的核心任务。建校之初,华罗庚、钱学森、严济慈、赵忠尧、郭永怀、赵九章、贝时璋等一大批国内最有声望的科学家和优秀留学回国人员加盟我校。在历任科学家的星火相传之下,代代师生潜心向学,勇攀高峰,学校迅速成为学术精湛、创新发展、锐意进取的中国一流研究性大学,为国家为世界培养了大批高水平的科技人才。
中国科大是全国唯一同时实施"985"、"211"和"知识创新"三大工程的大学,唯一拥有两所国家实验室的大学,也是自1999年国家奖励制度改革以来,唯一获得两次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的内地高校。中国科大师资队伍精干,拥有两院院士等国家级高层次人才不重复统计共427人,占固定教师队伍总数的33%。2017年,中国科大入选首批国家a类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13个学科进入esi世界前1%,11个学科入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是全国唯一的数、理、化、天、地、生、材全部为"双一流"建设学科的高校。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学校有7个a+学科,共15个a类学科。学校共有11个国家级科研机构、18个中国科学院重点科研机构、31个其他省部级科研平台和22个所系联合实验室,主持或参与4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在学校主要学科领域均有省部级及以上重点科研机构支撑。在量子信息、铁基超导、纳米科学、智能科学与技术、地球环境、生命健康、火灾科学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原创性成果。
"红专并进一甲子,科教报国六十年。"在2018年中国科大建校六十年之际,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启动建设,科大3000亩高新园区建设全速推进,安徽省立医院成为中国科大附属第一医院,学校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谋划国际视野的战略布局。在传统优势学科的基础上,学校将在国家中心的有机架构内积极推动建设人工智能、大数据、新能源、新材料、人类健康等新兴交叉学科,对接全球创新资源、集聚全球创新人才。
中国科大特设立"墨子杰出青年特殊津贴",重金诚聘海内外青年人才加盟聘期制科研队伍,入选者年薪最高可达40万元。最好的平台期待最优秀的你!
二、招聘岗位
一级单位 | 二级单位 | 平台 | 专业方向 | 招聘条件 | 应聘联系 | 需求人数 | 最晚到岗时间 |
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 | 地球化学与环境科学系 | 生物地球化学实验室。负责人:沈延安教授。实验室目前包括特任副研究员1人,博士后1人,研究生10人。目前主持基金委重点项目、杰出青年基金、973二级课题、教育部和外国专家局“引智计划”等项目。 | 生物地球化学 | 特任副研究员:获得博士学位,在重要国际学术期刊发表2-3篇论文 博士后:获得博士学位,在重要国际学术期刊发表1-2篇论文 | 沈延安 0551-63606093 yashen@ustc.edu.cn | 特任副研究员、博士后各2名 | 待招满为止 |
冰芯和地球化学稳定同位素实验室, | 大气化学/同位素地球化学 | 具有大气化学或者同位素地球化学等相关专业的博士学位,在国际期刊发票1-2篇学术论文;拥有以下研究经验(之一)者优先:1)熟悉区域或者全球大气化学传输模型(geos-chem等);2)熟悉同位素质谱仪操作和真空线样品前处理系统,有能力进行稳定同位素(n、o、s等)分析方法的改进或者开发;3)有冰冻圈(南北极或者青藏高原)野外工作经验。 | 耿雷 18255196837 genglei@ustc.edu.cn | 博后1-2名;特任副研究员1-2名 | 待招满为止 | ||
杨晓勇课题组 | 矿床地球化学 | 满足特任副研究员条件 | 刘磊 18715091501 liu01@mail.ustc.edu.cn | 若干 | 待招满为止 | ||
地球物理与行星科学系 | 胡岩研究组 | 岩石圈地球动力学,大地测量,数值模拟 | 具有博士学位,在国际重要学术期刊发表过重要论文;具有较强的编程能力和力学基础。 | 胡岩 0551-63607751 yanhu2000@qq.com | 特任副研究员1名,博士后1名 | 待招满为止 | |
黄金水研究组 | 重力、形变与行星动力学 | 具有博士学位,发表过学术论文;有志于从事重力观测与数据处理、重力仪研制、地球与行星动力学研究 | 黄金水 0551-63606781 jshhuang@ustc.edu.cn | 特任副研究员1名,博士后1名 | 待招满为止 | ||
冷伟研究组 | 地球动力学 | 具有博士学位;在国际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过论文 | 冷伟 0551-63600030 wleng@ustc.edu.cn | 特任副研究员1名,博士后2名 | 待招满为止 | ||
李俊伦研究组 | 近地表地球物理 | 具有博士学位,在国际重要学术期刊发表过论文 | 李俊伦 0551-63603533 lijunlun@ustc.edu.cn | 特任副研究员1名,博士后3名 | 待招满为止 | ||
孙道远研究组 | 地震学/行星物理 | 具有博士学位;在国际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过重要论文;具有较强的编程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 孙道远 0551-63600085 sdy2014@ustc.edu.cn | 博士后1名 | 待招满为止 | ||
王宝善研究组 | 地震监测,主动源探测和监测 | 具有博士学位,在国际重要学术期刊发表过论文 | 王宝善 0551-63600203 bwgeo@ustc.edu.cn | 特任副研究员1名,博士后1名 | 待招满为止 | ||
伍新明研究组 | 勘探地球物理/数值地质模拟 | 具有博士学位,在国际重要学术期刊发表过重要论文;具有较强的编程能力,对深度学习、图像和信号处理或地质数值模拟感兴趣 | 伍新明 0551-63602301 xinmwu@ustc.edu.cn | 特任副研究员1名,博士后1名 | 待招满为止 | ||
姚华建研究组 | 台阵地震学,地震学成像 | 具有博士学位;在国际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过重要论文;具有较强的地震资料分析处理能力或地球物理反演经验 | 姚华建 0551-63607201 hjyao@ustc.edu.cn | 特任副研究员1名,博士后1名 | 待招满为止 | ||
张捷研究组 | 地震监测与预测,勘探地球物理 | 特任副研究员:获得博士学位,发表2篇以上学术论文;博士后:获得博士学位,发表1篇以上学术论文 | 张捷 0551-63606113 jzhang25@ustc.edu.cn | 特任副研究员1名,博士后2名 | 待招满为止 | ||
赵纯研究组,主页:aemol.ustc.edu.cn | 大气环境数值模拟 | (1)具有大气科学及其相关专业博士学位;(2)有一定独立开展研究的能力;(3)在重要国际学术期刊发表2-3篇论文 | 赵纯 0551-63606637 chunzhao@ustc.edu.cn | 特任副研究员1名,博士后若干 | 待招满为止 | ||
李锐研究组,(参见:) | wrf模式研究方向 | 1、博士毕业3年以内,博士论文为wrf、wrf-chem、wrf-da模式开发、改进、深度应用方向;2、具有较强的独立英文写作能力,已发表相关第一作者sci英文论文2-3篇 | 李锐 rli7@ustc.edu.cn | 特任副研究员1名,博士后若干 | 待招满为止 | ||
陆面模式应用方向 | 1、博士毕业3年以内,博士论文为利用陆面模式和/或观测数据研究陆-气相互作用方向;2、具有较强的独立英文写作能力,已发表相关第一作者sci英文论文2-3篇 | 李锐 rli7@ustc.edu.cn | 特任副研究员1名,博士后若干 | 待招满为止 | |||
中国科学院近地空间环境重点实验室 | 近地空间灾害性变化的主要驱动源来至于太阳的各种变化活动。为了全面了解各种太阳变化活动的规律及近地空间对这些活动的响应,本项目组在太阳爆发活动及其日冕和行星际过程、日冕和行星际参数的太阳周行为、地磁暴及太阳高能粒子事件的因果链、电离层和热层对太阳活动水平以及行星际扰动的响应、太阳活动对低层大气的影响等五个方面开展研究。近5年来本项目组累计发表论文43篇,其中nature physics封面文章一篇,apj文章11篇,jgr文章15篇,grl文章2篇(包括封面文章一篇)。本课题组负责人汪毓明教授,主页见http://space.ustc.edu.cn | 空间物理 | (1)具有空间物理及其相关专业博士学位;(2)一般具有博士后研究经历;(3)教学和科研能力达到我校在岗副教授/副研究员的平均水平;(4)不超过38周岁 | 申成龙 0551-63600401 clshen@ustc.edu.cn | 若干 | 待招满为止 | |
雷久侯研究组。 | 电离层物理 | 相关专业方向(电离层物理、gps、天文动力学等)博士毕业,有一定独立开展研究的能力 | 雷久侯教授 0551-63600230 leijh@ustc.edu.cn | 博士后若干 | 待招满为止 | ||
刘睿研究组。 | 太阳大气物理 | 相关专业方向(空间物理、太阳物理、天体物理)博士毕业,有一定独立研究经验,在核心期刊发表过相关论文 | 刘睿 63607246 rliu@ustc.edu.cn | 博士后1名 | 待招满为止 | ||
蒙城地球物理国家野外观测研究站 | 地震学与地球内部物理实验室 | 地震破裂动力学 | 1.具有地球物理学博士学位;2.拥有从事震震源破裂动力学研究的基础和经验,并发表过相关的高水平研究论文。 | 罗小梅 0551-63600385 mengo@ustc.edu.cn | 若干 | 待招满为止 | |
中科院壳幔物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 | 黄方研究组。 | 地球化学 | 具有博士学位,一站博士后经历 | 黄方 0551-63607810 fhuang@ustc.edu.cn | 若干 | 待招满为止 | |
中科院近地空间环境重点实验室 | 本项目组负责人为陆全明教授,通过粒子模拟方法和卫星观测资料从事空间等离子体中物理过程的研究,如磁场重联、激波以及波和粒子相互作用等,近年来开展了实验室磁场重联的研究工作。 | 空间等离子体物理 | 空间物理或等离子体专业的博士毕业生,在国际权威杂志上发表过第一作者的文章。 | 陆全明 0551-63607657 qmlu@ustc.edu.cn | 若干 | 待招满为止 |
三、应聘程序
应聘者参照下方学科需求查找与自己背景相适应的岗位,下载附件并填写《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聘期制人员推荐(自荐)表-特任副研究员》或《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聘期制人员推荐(自荐)表-博士后研究员》,并提交规定申报材料至相关招聘负责人。
附件1:
附件2:
【1】凡本网注明"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于,转载请必须注明,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是本着为求职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
其他教职工招聘